“花远低于出国留学的钱,在国内上国外学校课程,还可以拿到中外两个大学的文凭,这种中外合作办学到底值不值得选?”高考出分后,很多家庭开始关注起中外合作办学这一“不出国门的留学”选项。
有人说,这是进入国内名校、同时获取海外教育资源的捷径,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,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。然而,选择报考中外合作办学,背后涉及一系列因素的考量和权衡:费用是否合理,语言能否达标,学习能否适应,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。
针对家长们关心的这些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问题,帮助大家打破信息差,做出最适合孩子的选择。
了解中外合作办学
一、两种类型对比
1、机构类
独立法人(如宁波诺丁汉大学、西交利物浦大学等11所中外合办大学),有独立校名和学籍,颁发中外双证。
非独立法人(如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),依附于国内高校,类似大学院校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,实行独立管理。
2、项目类
展开剩余46%国内高校与外方合作高校开设的特定专业(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项目),通过高考或自主招生录取。
二、常见培养模式
4+0模式:本科全程国内学习
3+1模式:3年国内+1年国外
2+2模式:2年国内+2年国外
1+3/1+4模式:1年国内预科+3-4年国外本科
三、招生模式
1、计划内项目(统招)
报读项目学生必须参加高考,学生完成学业后获得国内毕业证+学位证+外方学位证,受教育部和中留服认证。
2、计划外项目(自主招生)
报读项目学生无需参加高考,具体招生要求由项目自主设定,项目学生完成学业后仅获外方学位证,需通过中留服认证才被认可。
发布于:山西省富深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